今天是農交會開辦的第五天,依舊人山人海,真的感嘆中國人怎么這么多,城里的、農村的、年老的、年輕的人一窩蜂的來。注定我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談點今天的體會。
農村電腦的普及
來自一位農村的青年向我咨詢中國的食用菌網站那家最適合他瀏覽,我向他推薦的第一家網站就是易菇論壇,這也算給論壇做點貢獻把。小伙很健談同我嘮了半天,他說現在農村買電腦的很多,農村青年結婚的首選就是電腦。農村青年上網一方面是追求娛樂,用QQ聊天還省電話費。另一方面外邊的世界很精彩,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國內外大事和一些致富信息。過去他訂了很多關于農村題材的書刊,有了電腦基本就不定了。我仔細問了農村電腦的上網情況,他說上網很容易,費用還很低,一年也就幾百元錢。應該承認這幾年國家對三農問題的一些優(yōu)惠政策確實惠及了很多農民,農民購買電腦還給予一定的補貼。我在想如果廣大菇農都擁有一臺電腦,該是一番什么景象??隙〞@個行業(yè)有所幫助。所以我們每一個食用菌從業(yè)人員都要把良心擺正,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要在網上發(fā)布一些不切實際的技術和信息,對行業(yè)的丑惡現象也不要姑息縱容,讓那些剛會上網初涉食用菌行業(yè)的農民少受傷害。
七旬老農想種菇
來自偏遠縣城的一位七十二歲的老農同我談了很長時間,他住在離縣城不遠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今年由于干旱,農作物大幅度減產。老農到農博會來尋求致富項目,他說他們那大片蘑(指平菇)非常好賣,現在農村的紅白喜事都用它上席,平常農民改善伙食也常用它做牙祭。每年最便宜的時候也達到1.5元每市斤。他問我用什么原料種效果好,我回答農村的玉米芯做原料效果就不錯,老農很高興,他說他們那玉米芯海了(“海了”東北話就是很多的意思)。老農一再詢問我象他那么大歲數能不能學好技術,栽培成功。我問了老農家的實際情況,老農是過去的高小畢業(yè),全家七口人,跟自己的兒子在一起過,兒子僅靠種地維持生活,出去打工還老上當受騙。我肯定的對老農講:您完全可以搞,但規(guī)模不宜過大,以自產自銷為主。
老農很高興的走開了,看到老農那蒼老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這些呆在城市的科研人員對農民貢獻了什么?這幾年的科技下鄉(xiāng)又給農民做了什么?
農民渴求技術資料
這次農交會我發(fā)現農民很珍惜一些材料,哪怕是一張紙,一本小冊子,農民都會小心的放到兜子里,不管有用沒用。很遺憾,我這次參加農交會沒帶任何資料。每個咨詢的人幾乎都問有沒有相關的資料,萬般無奈只好把隨身所帶的名片發(fā)給了他們,并把易菇論壇怎么登陸給他們做了介紹。想通過農交會將食用菌栽培技術傳授給農民不太現實。食用菌行業(yè)畢竟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幾分鐘就教會農民種菇無疑癡人說夢。為一些種菇著現場解答一些實際問題能起到效果就不錯了??萍枷锣l(xiāng)是不是少做些廣告多發(fā)點實用技術的書籍給農民。
專家說話要負責任
來自某縣的一位菇農請教我雞腿菇栽培的一些事宜,他說雞腿菇這幾年價高易賣。市場出售的大從外省購進。去年他就躍躍欲試,生產這個品種,但電視臺有一個涉農節(jié)目,一位所謂專家正在那侃侃而談,說什么雞腿菇不適合吉林省種植,即使種植成功率也不會超過20%,說這是南方的種植的品種等等。該菇農看了節(jié)目后就打消了種植雞腿菇的念頭。這次農交會同我見面征求我的看法。我肯定的回答,雞腿菇種植在吉林省肯定成功,而且雞腿菇適用性廣,抗雜、抗逆性強,即可熟料栽培也可生料發(fā)酵栽培,產量也較高。這位菇農搖了搖頭說,你們一人說一樣,我們老百姓到底聽誰的?沒辦法我只好向他推薦了長春市幾家正在出菇的種植戶,讓他實際考察,再做決定。在這里我不得不說,作為專家你不會是萬能的,你栽培不成功,不保證別人也栽培不成功。這到沒什么,但你不能在權威媒體上不負責任的報導,這會影響你的專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