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tǒng)稱,其中除少數(shù)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其中白牛肝菌也分白蔥和美味,黃牛肝分黃賴頭和紅蔥。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生于柞、櫟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營養(yǎng)豐富,味道香美,是極富美味的野生
食用菌之一,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據(jù)分析,100 g干品中含蛋白質(zhì)20.2 g,碳水化合物64.2 g,熱量338千卡,灰分4.0 g,Ca23 mg,P500 mg,F(xiàn)e50 mg,核黃素3.68 mg。云南省各族群眾喜愛采集鮮菌烹調(diào)食用。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xí)慣,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制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制成鹽腌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