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黃色優(yōu)良金針菇菌種:
雜金H1號,出菇溫度2-20℃,淺黃色、菌絲抗雜力超強、菌絲粗壯、產量高。
金針H13 淺黃色,出菇溫度2~20℃,耐溫廣。上市早,菌蓋淺黃色,菇蓋小球狀,菇體柄長挺直,菇柄從頂部至上而下為黃白色,無褐色,不粘連,色澤油亮,總產量高,轉化率為150%左右。
金針菇168,出菇溫度2-20℃,淺黃色,出菇齊,菌蓋小,不易開傘,無褐根,產量高。
金針菇1213:最新選育,出菇溫度2-20℃,淺黃色、出菇齊、不易開傘、菇質好、菇體柄長挺直、無褐根、不粘連、色澤油亮、產量高。同期相同栽培條下,此品種表現(xiàn)卓越抗病能力、抗黃病能力強。轉化率為150%左右。
乳黃色優(yōu)良金針菇菌種:
金針菇169,出菇溫度2-20℃,淺乳黃色,出菇齊,菌蓋小,不易開傘,無褐根,產量高。
金針菇H21,出菇溫度2-20℃,淺乳黃色,10月中旬上市、菇體柄長挺直,蓋小球狀,不易開傘,色澤油亮。是秋季上市最早、春季結束最遲的金針菇品種。該種抗病害能力特別強,前一、二潮次菇較整齊。而該種在同期栽培條件下,可表現(xiàn)出卓越的抗病性能。該品種是秋冬季常規(guī)栽培及工廠化栽培的一個優(yōu)良高產品種。
白色優(yōu)良金針菇菌種:
白金2011,乳白色,出菇溫度2~20℃,出菇特別齊密、猛,菇柄粗細中等,柄長挺直光滑,根部不粘結,菇體潔白晶亮,口感脆嫩,菇蓋小球狀不易開傘,18*36栽培袋大面積頭潮平均產鮮菇400-500克。最大特點是出菇過程中抗黃斑病特別強。許多老菇區(qū)最易發(fā)生黃褐病或死菇,而該種在同期栽培條件下,可表現(xiàn)出卓越的抗病性能。該品種適合工廠化栽培及秋冬季常規(guī)栽培的一個優(yōu)良高產品種。
金優(yōu)12號,白色,出菇溫度2~20℃,出菇齊密,生長整齊,菇柄粗細中等,柄長硬挺光滑,根部絨毛極少不粘結,整株純白晶亮,口感脆嫩,菇蓋小球狀不易開傘,頭潮轉化率100%左右。栽培季節(jié)以秋冬季為主,菇蓋不發(fā)生褐色斑點,不發(fā)生棉腐病。是地面、工廠化、山洞、人防地下反季節(jié)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也是秋冬季節(jié)常規(guī)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每100公斤干料產鮮菇150公斤左右。引種單位和栽培用戶反映極好,今年仍然是重點推廣品種。
金針1201,最新選育、白色,出菇溫度2~20℃,菌絲潔白粗半,該品種不開傘、出菇整齊、挺直、光滑、抗病強、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