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別名 苦馬肝、苦牛肝、老苦菌、鬧馬肝(四川、云南)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較大。菌蓋褐色為主,直徑3-15cm,扁半球形,后平展,豆沙色、淺褐、朽葉色或灰紫褐色,幼時具絨毛,老后近光滑。菌肉白色,傷變不明顯,味很苦。菌管層近凹生。管口之間不易分離。菌柄較粗壯,基部略膨大,上部色淺,下部深褐色,有明顯或不很明顯的網(wǎng)紋,內(nèi)部實心,長3-10cm,粗1.5-2cm。孢子印肉粉色。孢子近無色或帶肉色,長橢圓形或近紡錘形,平滑,8.7-11(15)μm×3.8-4.5(5)μm。管緣囊體淡黃色,近梭形或披針形,25-75μm×3.5-5μm。生態(tài)習(xí)性 夏秋季在馬尾松或混交林地上單個或成群生長。本產(chǎn)品吃起來帶苦味,但它可以起到清涼、清火的作用!http://ynyulong.cn.alibaba.com主 營:野生
食用菌如:羊肚菌;松茸;黑虎掌;雞樅;干巴菌;塊菌;美味白牛肝;紅蔥;白蔥;黃賴頭;高腳蔥;黑牛肝;紫牛肝;青肝菌;雞油菌;桂花菌;黃虎掌;紅菇;奶漿菌;谷熟菌;白落傘;黃落傘;細(xì)腳黃;紅乳牛肝;野生
靈芝;野生木耳;野生
香菇;青頭菌;老人頭;刷把菌等一系列干品,速凍,鹽積為主體的統(tǒng)貨及加工成品;以及云南各類野生菌產(chǎn)品的批發(fā)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