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蒸汽滅菌和常壓蒸汽滅菌統(tǒng)稱濕熱滅菌。其原理是通過飽和蒸汽殺死物體上和介質(zhì)中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及其孢子和芽孢。濕熱滅菌的飽和蒸汽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破壞病原微生物及其孢子和芽孢的核酸、使蛋白質(zhì)變性凝固、酶失去活性。高壓蒸汽滅菌器是一個可密閉的容器,由于蒸汽不能逸出,水的沸點隨著壓力的增加而提高,因而加強了蒸汽的穿透力,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滅菌的效果。理論上講木屑、棉殼等固體培養(yǎng)基的滅菌須121℃(1.2~1.5公斤/平方厘米)下維持1.5~2.5小時。而常壓蒸汽滅菌由于滅菌設備不密封,滅菌效果不如高壓滅菌迅速,所需時間也要多得多。一般常壓蒸汽滅菌先用大火使水溫升至沸點,維持10~12小時,至結(jié)束時再用旺火燒1小時,然后慢慢冷卻,才能提高滅菌效果。從原來習慣使用常壓蒸汽滅菌改為高壓蒸汽滅菌的栽培戶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塑料袋的選擇不同 常壓蒸汽滅菌一般選用聚乙烯薄膜,而高壓蒸汽滅菌應選用聚丙烯薄膜,厚度為5~6絲,過薄,耐壓和耐熱能力低,會影響成品率。聚乙烯薄膜不耐高壓,在1.2公斤/平方厘米高壓下會融化,不能使用。2、消毒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高壓蒸汽消毒壓力比較高,但由于培養(yǎng)基包裝大多使用塑料薄膜,消毒壓力不能超過1.4公斤/平方厘米,可以通過延長消毒時間至2小時左友來達到消毒效果。消毒壓力和溫度過高,薄膜會出現(xiàn)融化或膨脹,產(chǎn)生裂縫、小洞,接種后易感染雜菌。3、消毒時間應隨培養(yǎng)基質(zhì)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顆粒大的消毒時間長,麥粒、玉米作為基質(zhì)時的消毒時應該長于木屑。4、加壓過程中應先放盡鍋內(nèi)冷氣,由于高壓鍋加熱初始鍋內(nèi)存有冷空氣,開始加熱后,熱蒸汽集聚在鍋的上部,越聚越多,壓力越來越高,冷空氣卻還集聚底部,這時壓力表上顯示的壓力是虛假的,只有把底部的冷空氣放掉,顯示的才是真實的壓力。方法是加熱后,當壓力表壓力達到0.5公斤/平方厘米時,打開放氣閥,放盡空氣,再加熱滅菌。如能放二次空氣,效果會更好。5、加熱升溫和放氣減壓要慢,塑料袋的薄膜是軟性的,高壓鍋加熱和減壓過程中塑料袋內(nèi)外存有壓力差,加熱或減壓過快,內(nèi)外壓力差異就大,容易引起塑料袋變形或脹袋、裂縫,接種后易感染雜菌。另外,在
菌種袋外套一件,可以減少因裝袋、搬運、接種過程中硬物碰撞造成的塑料袋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