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建 秦淑亮 胡兵 趙曉靜 王立安
【機構】河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摘要】從色釘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實體中分離純化出11種化合物,經核磁等方法鑒定為:(1)麥角甾‐7,22‐二烯‐3‐酮;(2)麥角甾‐4,6,8(14),22‐四烯‐3‐酮;(3)鄰苯二甲酸二丁酯;(4)順式‐3‐己烯醇;(5)3β,5α,6β‐三羥基麥角甾‐7,22‐二烯;(6)α‐甜沒藥醇;(7)2‐甲氧基腺嘌呤核苷;(8)(4E,8E)‐2‐N‐(2‐羥基棕櫚酰)‐1‐O‐B‐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8‐sphingadienine;(9)5‐羥基尿嘧啶核苷;(10)2‐氨基‐3‐醛基‐6‐甲氧基吡啶;(11)Polyozellin。對分離化合物的體外抗氧化、抗腫瘤活性的初步測定結果顯示,2‐甲氧基腺嘌呤核苷、順式‐3‐己烯醇表現出較強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EC50值分別為0.06128mg/mL和0.08253mg/mL。5‐羥基尿嘧啶核苷對人胃癌細胞株BGC的增殖有較強的抑制作用,IC50值為7.92μg/mL。研究結果為進一步開發(fā)利用色釘菇提供了科學依據。
【基金】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No.11230908D); 河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No.ZH2011231);
【關鍵詞】核磁共振波譜;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人胃癌細胞株BGC; 抗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