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子彰 楊洲平 胡容 靖德軍 陳華萍
【機構】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生命科學與理學院
【摘要】以新型白腐真菌——粗毛栓菌Trametes gallica為材料,研究了優(yōu)化后的該菌菌絲球在非滅菌條件下對直接染料、中性染料、三苯甲烷類染料以及蒽醌類染料共12種染料的脫色能力、脫色機制,以及pH、溫度、染料初始濃度等參數(shù)對該菌菌絲球脫色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優(yōu)化條件下制備的粗毛栓菌菌絲球脫色活力良好,4℃下保存20d后仍保持有原脫色活力的95%;活菌絲球比死菌絲球對染料具有更強的耐受性和更好的脫色效果;非滅菌條件下活菌絲球對12種染料的適宜脫色條件為pH3.0–5.0、25℃、染料濃度為50mg/L、處理36–60h,該條件下粗毛栓菌菌絲球在60h內脫色率均在55%以上,其中粗毛栓菌菌絲球對亞甲基藍脫色率最高可達到96.40%。紫外可見光譜分析和顯微觀察結果表明,48h內粗毛栓菌菌絲球在非滅菌條件下對12種染料的脫色是由吸附引起,無二次污染物的產(chǎn)生。粗毛栓菌的這些優(yōu)良特性顯示了其在工業(y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廣闊應用前景。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No.08ZA053);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No.00731200);
【關鍵詞】白腐真菌; 粗毛栓菌; 菌絲球; 染料廢水; 生物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