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生意特別好,香菇供不應(yīng)求,我們夫妻倆忙都忙不過來了。”連日來,每天天剛蒙蒙亮,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zhèn)蒙山村村民陳興根就已經(jīng)在菌棚里忙碌起來。這位中年漢子憑借十足的干勁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成為當?shù)芈劽闹赂荒苁郑⑶規(guī)又苓呣r(nóng)戶一起種植香菇,走上了致富道路。
陳興根今年43歲,之前一直在上海種植食用菌草菇,去年年初回家時發(fā)現(xiàn)浦江市場對食用香菇需求量大,而種植戶卻少,市場缺口很大,于是決定回浦江種植香菇。
陳興根先后到磐安、福建等地參觀學習香菇種植技術(shù),又從外地購來菌種,利用葡萄枝、鋸末、山竹等材料制作菌包,并建起香菇大棚。去年9月,他的食用菌基地正式投入生產(chǎn)。陳興根一邊種植一邊摸索,把遇到的問題一個個解決,形成了自己的種植技術(shù)。
去年11月初,陳興根的第一批香菇開始上市了,又大又新鮮的香菇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價格最高的時候賣到了十三四元一公斤。
在陳興根的帶領(lǐng)下,村里的許多農(nóng)民也加入種植食用菌的行列,他毫無保留地傳授種植技術(shù)?,F(xiàn)在,蒙山村除了發(fā)展香菇外,大家還種植了平菇、蘑菇等菌種,并成立了蒙山食用菌基地。
陳興根今年43歲,之前一直在上海種植食用菌草菇,去年年初回家時發(fā)現(xiàn)浦江市場對食用香菇需求量大,而種植戶卻少,市場缺口很大,于是決定回浦江種植香菇。
陳興根先后到磐安、福建等地參觀學習香菇種植技術(shù),又從外地購來菌種,利用葡萄枝、鋸末、山竹等材料制作菌包,并建起香菇大棚。去年9月,他的食用菌基地正式投入生產(chǎn)。陳興根一邊種植一邊摸索,把遇到的問題一個個解決,形成了自己的種植技術(shù)。
去年11月初,陳興根的第一批香菇開始上市了,又大又新鮮的香菇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價格最高的時候賣到了十三四元一公斤。
在陳興根的帶領(lǐng)下,村里的許多農(nóng)民也加入種植食用菌的行列,他毫無保留地傳授種植技術(shù)?,F(xiàn)在,蒙山村除了發(fā)展香菇外,大家還種植了平菇、蘑菇等菌種,并成立了蒙山食用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