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7日下午,在煙臺萊州市城港路街道海新莊村,正在大棚里采摘蘑菇的姜勝娟高興地告訴記者,雖然今年菜價普遍降低,銷量不好,但她們家的蘑菇一天都能賣個兩、三筐,最多時一天能賣到六、七百元,比種其他蔬菜效益高。
據(jù)姜大姐介紹,看到市場上蘑菇不但好賣,而且價格不錯,夫婦二人就決定到了冬天在家建個大棚種蘑菇。今年10月底,夫婦二人投資近一萬元,在100多平米的大棚內(nèi),種了1萬余斤蘑菇。一個菌棒的本錢是6塊多,內(nèi)有5斤棉籽皮,放上菌種,通風(fēng)干燥發(fā)起來,一個月就可以收蘑菇了。一個菌棒可采6—8茬蘑菇,能掙10多元錢,1萬斤的菌棒就能掙2萬元。“冬天蘑菇比別的菜賣得好,能一直賣到五月底。一天多的時候能出三百多斤蘑菇,今年市面上一斤能賣3塊5到4塊錢,效益十分可觀。”
“當時考慮種蘑菇一是因為蘑菇本身干凈、比較受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管理起來方便、省事。平時也不用打藥,只要噴噴水就行,而且對溫度的要求也不高,不像其他蔬菜會受凍害的損失。”姜大姐介紹道,“一般將大棚的溫度控制在18—23度為最好,溫度高了就生長的慢了。這是就可以靠調(diào)整堆放菌棒來控制溫度。溫度高了就擺得疏一點,溫度低了就堆的緊湊一點。”
今年的白菜形勢不好,也影響了市面上其他菜的價格比往年偏低。今年蘑菇種植成本比往年有所增加,據(jù)姜大姐反映,由于去年棉花減產(chǎn),造成了今年棉籽的價錢有所提高,往年成本6、7錢就夠了,同樣規(guī)模的大棚,今年就要1萬多元,但市面價格還相對平穩(wěn),收益也還不錯。姜大姐一直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生活:“雖然今年比往年能少掙點,但細想想,自己買菜的價格也便宜了啊,算起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