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種植在河北村有近30年的歷史,過去村民習慣于利用家中空閑的房屋搞小規(guī)模的立體種植,銀耳種植規(guī)模效益受到限制。去年秋后,合作社負責人石俊全聯合幾個戶,采用土地置換的方式,計劃投資200多萬元在村外建設50個立體銀耳種植大棚。截至目前,已完成建棚40多個,并在18個棚中生產出第一批“工廠化銀耳”。
據了解,銀耳適宜一年春秋兩季,從種到收40天時間。銀耳立體種植大棚,一個棚占地一分地(60多個平方米),種植10層銀耳,一個棚的種植面積相當于一畝地。一個棚一茬采收銀耳干品400-450公斤,每公斤的收購價為60元,產值25000元左右,純利超過15000元。從5月16日,進入銀耳采收期,采收下來的鮮銀耳通過烘干封存等待收購。所產的干銀耳已被福建、青島等地的客戶定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