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瀘州頻道消息(通訊員 胡潤林)時下,正值食用菌生產淡季,很多種植食用菌的基地都沒有產品出售,但在瀘州市敘永縣麻城鄉(xiāng)麻城村四社周元友的種植基地里,每天都有500余斤的香菇等食用菌出售,按批發(fā)價每斤4元計算,一天出售的食用菌就可以賣2000多元。
為何周元友的種植基地能在淡季產出大量的食用菌呢?據他透露,主要是依托當地特殊的高海拔氣候以及他多年的種植經驗。
今年,敘永縣在打造麻城新農村建設中,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村產業(yè),將食用菌作為該村的一項支柱產業(yè)進行重點打造——計劃今年將發(fā)展生態(tài)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100畝,逐步帶動廣大農戶通過種植食用菌增收致富。
探索
專合社成功“種銷”食用菌
2004年夏,麻城鄉(xiāng)麻城村四社村民周元友,投資7萬余元,從河南、浙江等地引進菌種及設備等,在自家的院壩里開始實驗種植平菇、香菌等食用菌。
“選擇食用菌種植項目,我是經過反復思考比較后作出的決定。”周元友說,家鄉(xiāng)的氣候涼爽,年均溫度18℃左右且高溫天氣持續(xù)時間較短,生態(tài)環(huán)境沒有受到污染,適宜各種菌類生長;再加上自家山地里的林業(yè)資源和玉米、水稻等桔桿資源豐富,是生產食用菌的最佳原材料。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探索,周元友已打造出“種、銷”一條龍的成功經營模式。如今,周元友在相關部門的扶持下已創(chuàng)建了麻城村蜀山生態(tài)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目前的種植品種達20多種,其中多個品種屬于自主研發(fā),種植規(guī)模已達20余畝,年利潤達80萬元以上。
對于食用菌的銷路問題,周元友說:“今年有大量的產品遠銷到了云南、貴州和重慶等地,銷售線路達10多條,銷售點達2000余個。以當前的產量就只能供應縣內的2條銷售線路。”
發(fā)展
示范帶動促增收
“食用菌的生長周期短,投資見效快;并且菇類食用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深受消費者喜愛,在麻城發(fā)展食用菌種植是一項非常適宜的產業(yè)。”據敘永縣農業(y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打造麻城新農村建設中,將按照“政府補貼、業(yè)主(即專合社)出資、農戶入股”的方式大力發(fā)展食用菌產業(yè)。
目前,計劃種植的100畝食用菌選址工作已完成,建設資金已基本到位,將按標準化的出菇大棚進行建設。
“專合社在發(fā)展食用菌種植農戶時,農戶按每畝2萬元的標準入股(每畝總成本為3.8萬元),所產出的食用菌按2元/斤的保低價收購轉銷;利潤部分提取40%的風險金和公積金后,其余的60%全部返還給農戶。” 據周元友介紹,按常年的平均價格計算,農戶種一畝食用菌每年可得純利潤3萬余元。
在各種優(yōu)惠政策的鼓勵下,麻城村村民張吉紅、周元偉等村民已在周元友的指導下建起了種植大棚……
據縣農業(y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將繼續(xù)加大食用菌示范種植推廣力度,計劃在兩年內將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擴建到3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