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以來,冬末春初時節(jié),低溫、凍雨、大雪、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fā)重發(fā),對食用菌生產大棚設施及菌菇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全省各地特別是湘西地區(qū),食用菌大棚損毀嚴重,羊肚菌、赤松茸、香菇等受低溫凍害導致菌蕾及幼菇凍傷、凍死,大面積減產,菇品質量下降,菇農生產效益比往年同比下降30%-50%,現(xiàn)正值冬春交替時節(jié),為積極應對后期倒春寒、低溫凍雨風雪等災害天氣,應進一步采取高效預防措施,盡力做好食用菌保溫促生產,力爭豐產豐收,特提出幾點建議,供菇農們參考:
一、做好大棚設施,加固穩(wěn)固保護措施,防止垮塌。應加量加粗大棚內立柱、斜拉桿、拉繩等,加厚棚頂覆蓋物,可采取薄膜加遮陰網,薄膜加保溫布等雙層、三層棚頂覆蓋,棚內菇床、菇架上加厚保溫膜,羊肚菌菇畦垅上搭設小拱棚,有條件的地方可增設蒸汽、炭火、柴火等升溫設施。
二、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預防低溫凍雨、風雪等災害性天氣準備工作,大棚外排水溝及時疏通,確保排水暢通;棚頂凍雨、雪及時清除,確保棚頂凍雨、雪不凍結壓垮大棚。也可于下雪當晚采取棚內炭火、柴火臨時升溫,可及時有效地防雨、雪凍結,大大降低積雪、結冰厚度。但應注意防火災,可開啟通風透氣窗保持室內空氣不缺氧,以及煤氣中毒事件發(fā)生。
三、低溫天氣,大棚內應每天開啟通風透氣窗,保證室內空氣新鮮,通風透氣正常,氧氣充足,促進菌菇生長發(fā)育良好,當天氣轉晴,室內氣溫升高至20度以上,每天應上午下午打開通氣窗,2-3次,每次30分鐘,并打開遮陽網,增加光照升溫。注意當風面不能開窗,特別是羊肚菌、赤松茸催蕾期,對變溫、冷風吹特別敏感,大棚四周地面圍膜要壓實,確保不進掃腳風,不然造成菇蕾大面積受傷致死,低溫時大棚內應調控好空氣濕度,因長期處于高濕空間環(huán)境,凍災更易加重,注意棚內水溝不能積水??紤]到低溫下菌菇生長緩慢,耗水量減少,施水量應減少,每天噴水1次,用水量少,空氣相對濕度應在85%以下為宜。棚內小拱棚每天上午、下午揭開2-3次,每次15-20分鐘,確??諝馇逍?,菌菇供氧充足且及時將二氧化碳廢氣排出,以免因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悶死菇,同時也會因氧氣不足而發(fā)生霉菌、細菌污染而使菇體病變,羊肚菌蛛網病主要病因就是空氣不暢而引發(fā)的病原菌污染。
低溫凍雨、雪、風等自然災害天氣對食用菌的危害,輕者造成菇菌生長緩慢,推遲出菇,周期延長,影響菇品質量,重者造成大面積減產,菇品畸形,菇柄發(fā)黃,質量嚴重降低,對菇農生產效益造成減產歉收。因此應高度重視,關鍵是積極應對,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落實責任,做到應對及時,安全高效,綠色環(huán)保,力爭菇農增收,產業(yè)穩(wěn)步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