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長汀十戶林農多年種植竹蓀,今年遭遇意外,種下的竹蓀面臨絕收問題,維權路上困難重重,長汀縣人民檢察院發(fā)揮民事檢察監(jiān)督職能,切實維護林農合法權益。
戴家禮是長汀一名種植竹蓀的林農,今年已經是他第五年種植竹蓀,往年他通過自己的辛勞可以獲得不錯的利潤,可今年的情況卻大不一樣。戴家禮說:“可以說大部分都絕收了,就是沒有生長,如果說有的話,個頭也很小?!?/span>
為什么會絕收呢?今年年初,戴家禮和往年一樣向福建建甌某農業(yè)有限公司購買了竹蓀菌種,用于發(fā)展林下經濟??煞N下去20多天后,戴家禮發(fā)現今年的菌種長勢有問題。戴家禮介紹,“以前也買過這家的,已經買過三年,可以說前三年都可以的。今年,我們種下去是在2月初,過了二十來天 ,就發(fā)現了好像長勢很弱,就沒有往下長了,因為竹蓀長出來的時候都是一大堆的,不會東一個西一個的?!?/span>
而種植其他公司菌種的林農并沒有出現這一情況,戴家禮懷疑是不是菌種出了問題,于是他和購買了同一品牌菌種的其他林農取得了聯系,發(fā)現大家都有這種情況。據統(tǒng)計,向這家公司購買竹蓀菌種的林農在長汀一共有10戶。面對可能絕收的情況,戴家禮等林農也及時和菌種銷售商進行了溝通。但菌種銷售商說沒有辦法,讓林農自己去購買種子補種,但補種的效果并不好。戴家禮說:“補了也沒用,補種下去也和當初一樣,因為栽培料被菌種吃過了一次了,這樣子第二次去補種,菌種也是不吃料。”
由于菌種疑似出現問題,林農們遭受重大損失,不少林農更是將前些年所賺的錢都賠了進去。最多的今年甚至要虧損20多萬,糟糕的是還影響了竹蓀采摘工的收入。當林農之后再與菌種銷售商聯系時,銷售商的態(tài)度出現了轉變?!八屯泼撠熑危f是栽培料有問題,培養(yǎng)料、氨氣有問題,或者說水太滿了?!贝骷叶Y說道。
對于菌種銷售商推諉的態(tài)度,林農們找到長汀縣農業(yè)農村執(zhí)法職能部門,在農業(yè)農村職能部門的多次調解下,菌種銷售商還是不愿意賠償林農損失。戴家禮表示,“達不成協調,他要求我們去起訴他。但是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起訴,只知道請一個律師,把所有事都交給律師了?!?/span>
長汀縣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丘逢鏗說:“農民購買偽劣種子,打官司涉及到一個特點,就是取證很難,固定證據很難,因為隱蔽性也很強,要確定種子跟林農損失結果的因果關系難,最后要讓林農挽回損失更難。知道這情況后,我們及時跟領導反饋,領導也很重視,馬上成立了專門的辦案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jiān)督”;第十五條:“機關、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绷私獾较嚓P情況后,承辦檢察官立足檢察機關民事檢察職能,根據規(guī)定,主動融入、積極作為。向林農了解情況,提供法律咨詢、法律幫助,應用民事檢察手段,與相關職能部門,比如法院、司法局、農業(yè)農村局、鄉(xiāng)鎮(zhèn)等,共同配合。通過調查取證,依法向長汀縣法院發(fā)出《支持起訴書》,支持林農向菌種銷售商提起訴訟。丘逢鏗介紹,“因為涉及到訴訟,為了減少訴訟成本,在縣農業(yè)農村局的主導下,在雙方當事人和律師共同見證下,達成了庭外和解,對方也自愿賠償林農15萬元,現在這個錢也到位了?!?/span>
戴家禮表示,雖然今年種植竹蓀遭受了損失,但檢察機關支持起訴讓他們的信心沒有丟,心里很踏實。
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期望不僅體現在刑事案件中,更多地體現在民事案件里。民事訴訟活動和執(zhí)行活動案件量大、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檢察機關更應忠實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權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