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朵褐色的香菇飽滿誘人,挨挨擠擠爭先恐后從椴木中鉆出。一縷縷淡淡的菇香撲鼻而來,也飄進了移民張勇輝開啟的新生活里。
這幾天,整齊碼放的樹段上,每天都可采摘20多斤的香菇,每斤售價10元,深受市場青睞。
2017年,大洋鎮(zhèn)漕頭村移民張勇輝來到東渡鎮(zhèn)雅村。以前,養(yǎng)過蜂在工廠打過工的張勇輝尋思著怎樣讓自己安定下來。因為之前做過肝移植手術,張勇輝便將創(chuàng)業(yè)項目選在了體力相對不繁重的香菇栽培上。
縉云香菇遠近聞名,有著良好的生產和市場基礎。張勇輝另辟蹊徑,沒有沿襲盛行的代料香菇栽培模式,而是選擇了更有挑戰(zhàn)性的椴木香菇栽培?!伴材鞠愎较銡鉂庥?,口感鮮美,這是消費者的反饋?!睆堄螺x有些自豪也有些靦腆,“產品好不好,得用實踐說話?!?/span>
“以前我栽培過代料香菇,也看到村里的人栽培過椴木香菇,雖然當時大家大多是自己栽培幾段自給自足,但我還是很想嘗試規(guī)模發(fā)展?!?020年,張勇輝初涉椴木香菇栽培領域。
租田、搭棚、買樹木,張勇輝不斷地在嘗試中發(fā)展椴木香菇。
“樹木不能太細,得有一定的樹齡;樹木不能太干,不然不易出菇;要保持合適的濕度;要及時將樹段翻翻身;每段樹木20至30公分間距鉆孔植入菌絲……”嘴上說種植椴木香菇不難,其實平日里,張勇輝默默地干了很多工作,掌握了不少栽培技術。
椴木栽培,有便于運輸管理、污染少的優(yōu)勢,且適于香菇生長發(fā)育的樹種也有不少,張勇輝選擇了栗子樹和楓樹:“楓樹易腐爛,出菇時間早些,栗子樹偏硬,出菇時間晚點,這樣半年左右都有香菇采摘?!?/span>
不過椴木栽培須保持樹皮完整無損不脫落,因為沒有樹皮的樹木菌絲難以定植。
2020年,因為技術上沒有掌握到位,張勇輝的椴木香菇沒產生什么效益,基本上是自給自足。
今年2月,張勇輝在嶺腳附近,重新栽培了五六萬斤的椴木香菇,這批香菇10月下旬開始出菇,長勢良好。他通過在微信朋友圈和鄰近村莊售賣,市場反饋不錯,這也堅定了張勇輝繼續(xù)發(fā)展好椴木香菇的信心。
大棚內,張勇輝仔細查看著香菇的長勢,嫻熟地將成熟的香菇摘下,輕輕地放進籃子里。他說,接下來會對各方面進行更精細化操作,提升質量產量,增加效益。
除了栽培椴木香菇,張勇輝還在竹林下養(yǎng)殖了600多只三黃雞,靠自己的辛勤勞作讓生活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