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頭菇在渤商所登陸后,賣家對價格的壟斷被打破了,買家通過報價購進,與賣家一起定價。猴頭菇的最小交易量為每手5公斤,相當于股市中一股的概念。假設每公斤猴頭菇盤面價格為22元一斤,當市場認為這一價格較低時,會有多個買家想買入,于是就會產生競爭局面,買家于是加價,最終價格上升至30元時,就會有賣家想要賣出,此時根據“時間優(yōu)先”和“實現(xiàn)當日交易最大化”的原則,形成一份電子交易合同。交易合同完成后,如買家需要提貨,只需要交齊相應貨款就可以向賣家申請?zhí)嶝?,?天到第5天賣家就從指定的倉庫向買家發(fā)貨。與淘寶電子購物平臺不同的是,買家通過渤商所的電子平臺購買了猴頭菇,可以選擇不用當時提貨,而是只需交繳20%的保證金,就可長期持有。如果有其他買家愿意出更高的價格來買,還可以向其轉讓自己先前的合同,賺取差價,這就類似于從股票漲跌賺取利潤了,而且“猴頭菇”的收購價不會被人操縱造成價格大起大落。
上海禾煜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澤明:“農戶種的很多猴頭菇都在我們這個平臺里,如果有人真的炒得很高,我們可以把庫存的猴頭菇放出去,防止投機行為影響整個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2014年,猴頭菇特別緊俏,收購價最高曾達到60多元一斤的“天價”,當年古田全縣猴頭菇總產量為4.5萬噸,產值3億多元,不少菇農見狀今年都開足馬力生產,因此,2015年全縣的猴頭菇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左右。供求信息的不對稱和滯后性,是農業(yè)發(fā)展的一道難題,而渤商所這樣對接全球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是一個消化產品的好出路。
古田縣食用菌產業(yè)產業(yè)局局長余新敏認為:古田猴頭菇依托渤海商品交易所這個平臺,促進貿易、投資、價格發(fā)現(xiàn),三大機制的實現(xiàn),有利于猴頭菇產業(yè)健康、有序、持續(xù)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