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六安市裕安區(qū)獅子崗鄉(xiāng)、獨山鎮(zhèn)一帶,傳說沿南飛大雁飛行路線下面的半山半崗松林里,生長著一種我省稀有的神奇菌菇,由于它在北雁南飛之際生長旺盛,所以被俗稱為雁來菇。
雁來菇十分美味,深受食客喜愛,因此價格越來越高;而一路走高的價格又刺激著村民的采摘欲望,于是隨意無序的濫采令這一野生美味越來越稀少。由于目前尚無法人工培育,當(dāng)?shù)卮迕駬?dān)心雁來菇會香消玉殞。
菜市場里的搶手貨
“我這兩天早上去菜市場都很早,但雁來菇就那幾份,裝在小籃子里,盡管貴得要命,但還沒等我開口就被人搶走了。”獨山鎮(zhèn)一食堂的陳大姐27日中午說,當(dāng)?shù)睾芏囡埖隇榱松庑枰?,每天下午直接開車到村里收購,所以菜市場里很難買到。
果然,記者在獨山鎮(zhèn)的菜市場詢問了好幾個攤主,對方都搖頭說“要么來得早才碰得到,要么下午到公路邊碰運氣”。
對于如此搶手的雁來菇的價格,陳大姐說:“量大的時候八九十元一斤,量小的時候要一百一二十元一斤。”她說,因為這種菌菇的產(chǎn)量十分稀少,又完全野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它,加之最近天氣干燥產(chǎn)量下降,因此價格一路往上漲,十年前幾塊、十幾塊錢(一斤)就行了,這幾年卻價格瘋漲,估計還會越來越貴。
公路邊的挑剔直銷者
“每到下午兩三點鐘以后,在獨山到六安的公路邊一個叫六里沖的地方,運氣好會碰上農(nóng)民兜售剛采到的雁來菇。”獨山鎮(zhèn)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果然,記者在回六安的路上,碰上了一群守在路邊賣雁來菇的農(nóng)民。
在獨山鎮(zhèn)長生橋村和六里沖村交界的公路邊,李老漢和王大嫂等6位農(nóng)民面前擺放著的籃子里,裝著上午剛采的雁來菇,他們準(zhǔn)備向過往司機(jī)兜售。“價格可以比菜市場便宜一點,但不能降多了,現(xiàn)在太難找到了,我一上午才找到幾個菇子。”李老漢說。眼看記者還想還價,李老漢干脆說:“我今天賣不出去沒事,回頭放冰箱里等人上門收,價格可能還高一些呢。你嫌貴不買我不求你。”
這時,王大嫂在一邊打圓場說:“我們一家5口人早上五六點就上山,一直找到中午才采這么一點(3斤多),還要防止蚊蟲和蛇叮咬,你講難不難?”
記者采菇戰(zhàn)果可憐
雁來菇到底多難采?經(jīng)人指點,記者來到獨山鎮(zhèn)懷化寺村橫塘組一個據(jù)說產(chǎn)雁來菇的小山包,在村民商老漢、夏奶奶的帶領(lǐng)下想碰碰運氣。
記者跟著商老漢和夏奶奶,學(xué)著他們撥開灌木叢中的荊棘,兩眼快速掃描著地面荒草堆里的枯黃樹葉,“山上有兩種菇子,一種是常見的黃松菇,另一種就是稀少的雁來菇了,只有北方大雁飛過的時候才會有。”商老漢說,雁來菇好吃,但太難找了,昨天一天他一個沒找到。
半個小時后,記者走遍了整個山包沒找到一個雁來菇。又過了20分鐘,商老漢因為要干農(nóng)活下山了。記者正準(zhǔn)備跟著他下山時,卻收獲了意外之喜。“老人家,你看這個是不是?”記者在小路邊有了發(fā)現(xiàn)。“是呀,這就是雁來菇,你今天運氣真好。”夏奶奶說。
記者用手連根拔掉菌菇,興高采烈地往山下走,卻不小心被一只野蜂叮了一口,大拇指立即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