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日,記者來到岫巖牧牛鎮(zhèn)德圣菌業(yè)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新建的廠房里,人們正忙著將香菇分揀裝箱。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每天前來收購香菇的貨車絡繹不絕,而這都得益于合作社的自動化生產模式。
走進合作社菌段生產車間,兩條自動化生產線映入眼簾,周圍堆滿了正在發(fā)菌的菌段。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這兩套全自動生產系統(tǒng),菌段產量大大提高,平均每天可產約2萬段。每個菌段都達到最均衡的用料配比,相比手工制作更加精準,大大提高了出菇率和香菇品質。
為了讓香菇創(chuàng)造更高效益,合作社還將香菇按品質分成7類,分別是花菇、白面、黑面、菜菇、小白、小花和統(tǒng)貨。按質計價,既迎合市場需求,又提高了銷量。
記者注意到,除了香菇菌段,生產車間還有很多滑子蘑菌段。“相比傳統(tǒng)的盤式栽培滑子蘑,這種段式栽培同樣高效。”據介紹,過去香菇菌段在制作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菌段感染現象,農戶不得不將其扔掉。如今,這種廢段已經可以實現二次利用,重新加工成平菇或滑子蘑菌段,這樣大大節(jié)省了材料,實現變廢為寶。而這些都可以通過自動化生產線輕松完成。
目前,合作社正在籌劃擴大食用菌生產規(guī)模,拉動更多農戶加入,做到統(tǒng)一菌段標準、統(tǒng)一蘑菇品質,使當地香菇生產走上自動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