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盧旺達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目前已經成為盧旺達全國食用菌的菌種供應中心,已為菌草生產企業(yè)和農戶提供菌種、培養(yǎng)料超過150噸。據林應興介紹,蘑菇還能改善了盧旺達人的營養(yǎng)結構:“我們除了教當地人種植以外還要教他們保存、加工,你看,這個就加工成了菇干,而那個是根據他們的飲食習慣加工成的菇粉,比如煮豆子的時候、做湯的時候可以拌一點進去。這個國家也把我們這個蘑菇項目當作解決老百姓蛋白質缺乏的一個重要途徑,國家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這個項目。”
除了蘑菇大棚外,中國援盧旺達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還有近2000畝的水稻和旱稻示范田,綠油油的實驗田田埂間插著一塊塊標明稻谷品種的木牌。達瑪斯是示范中心盧方技術人員,他認為中國的稻谷種植技術正在改變盧旺達人的傳統(tǒng)種植觀念:“稻谷栽培專家?guī)砹诵碌脑耘嗉夹g,這是盧旺達前所未有的。通常盧旺達農民在種植稻子時都采用傳統(tǒng)方式,但是中國專家?guī)砹诵碌募夹g、設備和機械?,F(xiàn)在農民們正在嘗試著采用這些新技術,并且可以自己來進行運用了。”
無論是菌草種植與稻谷栽培,還是水土保持和種桑養(yǎng)蠶,中國農業(yè)專家在當地開展的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廣工作,都非常重視技術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專家們經常頭戴草帽,一腳泥、一身汗地在實地對學員進行示范,林應興對此有這樣的感觸:“我們農業(yè)項目的專家天天和當地農民一起生活,手把手地教他們。這個技術本身實踐性很強,經過一輪掌握不了,光靠上課培訓是起不到多大效果的,一定要到實地去,手把手地教,讓他們實實在在地掌握技術。”
據了解,自中國援盧旺達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項目試運行以來,已經舉辦了31期農業(yè)技術培訓班,共培訓來自盧旺達全國四省一市的近1100名學員。僅菌草一個項目已經推廣到全國1500多農戶,受到了盧旺達政府與民眾的肯定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