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wǎng)訊:巨大口蘑,又名洛巴口蘑、金福菇,多在河北、內(nèi)蒙等北方區(qū)域種植,南方在福建等地有試種,廣東目前種植面積很小。巨大口蘑喜水,覆土種植,種植周期3個月,溫室栽培,一年可種植2-4造,耐存儲;對光照、溫度、濕度有嚴格要求;營養(yǎng)價值高,但廣東種植面積少,隨著市場接受度的提高,未來潛力大。
廣東省農(nóng)科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研究開發(fā)中心助理研究員肖自添介紹:巨大口蘑覆土種植周期長,從配置菇包、培育菌絲到覆土種植再到收獲,口蘑的整個種植時間超過3個月。這個時間或許對于其他蔬菜種植而言相對較短,但是在蘑菇類中,巨大口蘑的種植周期較長。他還介紹到:巨大口蘑相比其他蘑菇,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耐存儲,一般蘑菇只能放2-3天,但是巨大口蘑采摘后在常溫下可以保存15天。如果直接對接花都周邊飯店,收購價為30元/斤。縱使種植效益可觀,但在其實際推廣中卻并不順遂。
廣州花都區(qū)農(nóng)戶畢汝新種植巨大口蘑多年,目前面積約10畝。為了打出品牌,他給自種的口蘑起了個洋氣又魅力的名字——白茸菌,并注冊了商標,寓意為"像松茸一樣的白色菌子"。因為稀缺,20元/斤的口蘑地頭收購價讓畢汝新嘗到了甜頭,但其苛刻的種植要求和尚未成熟的消費市場也讓許多想試水的農(nóng)戶不敢盲目進入。
畢汝新認為:一般農(nóng)戶還是難以種植該品種。原因首先是成本高,由于蘑菇怕風(fēng),因而必須種在大棚內(nèi),僅硬件設(shè)施每畝投入就要過萬元;其次種植技術(shù)難,巨口口蘑不像平菇等,其對光、溫、濕度等生長條件要求苛刻,由于必須種在土里,清潔、采摘等工序還需要大量人工投入。對于不懂技術(shù)、沒有銷售門路的農(nóng)戶而言,巨大口蘑屬于貴族投資種植品。
目前,巨大口蘑在廣東的種植面積依舊很少,不過其巨大的收益還是讓不少農(nóng)戶蠢蠢欲動。對于未來種植面積是否會擴大,多位專家表示并不能輕易做判斷,其種植前景主要取決于市場和種植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