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沒發(fā)生這些事,如果我上了大學,也許我能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穩(wěn)定的工作,但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讓家里的生活條件好了些。”周宏霞對記者說。
橫遭變故,瘦弱肩膀挑重擔
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白武家村的周宏霞,雖然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富裕,母親又患有腰椎病,但一家四口的生活倒也其樂融融??墒呛镁安婚L,在周宏霞15歲那年,她的父親意外發(fā)生車禍致殘,家里失去了唯一的勞動力,又拿不出足夠的錢供她和弟弟上學。面對家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家里的重擔自然地落在了小小年紀的周宏霞肩上。
本該和其她女孩子一樣邁入大學門檻的周宏霞,在高中畢業(yè)后,來到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海石灣鎮(zhèn),給種菇老板郭新志打工。每天早上,她很早就起來采摘平菇、杏鮑菇,然后逐一裝箱。干完這些活后,雖然已累得夠嗆,但周宏霞還是不肯去休息,拖著疲憊的身體站在老板一旁,仔細觀察老板平日里是如何照料那些蘑菇,并細心地向他學習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吃苦好學的周宏霞得到了郭老板的賞識,經(jīng)過老板熱心的指導,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周宏霞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掌握了種植平菇、杏鮑菇的專業(yè)技術和實際操作技能。2005年9月,她受海北州農(nóng)科所聘請,到海北州農(nóng)科所做起了雙孢菇、銀耳等菌類的種植技術推廣輔導員。
艱苦創(chuàng)業(yè),弱女子變身小老板
2008年,回到民和縣的周宏霞,開始走上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
創(chuàng)業(yè)初始,在縣政府免費提供的一個溫棚和拱棚里,周宏霞自己買來棉籽殼、玉米芯、麩皮、石灰等制作平菇菌棒的原料,裝進菌袋,制作成菌棒,然后用刀在菌棒上劃出平菇生長的縫隙,放在陰涼的溫棚和拱棚中。等到平菇成熟后,她每天都要在凌晨4點鐘起床,將平菇采摘、裝箱……5點多鐘,她騎著三輪摩托車趕到民和縣城、海石灣等地的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用幾根油條匆匆填飽肚子后便開始出售拉來的蘑菇。吃過午飯后,半刻不停歇的又來到菇棚中,給菌棒噴水、除蟲。周而復始的繁重工作讓她疲憊不堪,但她總是默默地告訴自己要堅持,再咬咬牙,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橫遭變故,瘦弱肩膀挑重擔
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白武家村的周宏霞,雖然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富裕,母親又患有腰椎病,但一家四口的生活倒也其樂融融??墒呛镁安婚L,在周宏霞15歲那年,她的父親意外發(fā)生車禍致殘,家里失去了唯一的勞動力,又拿不出足夠的錢供她和弟弟上學。面對家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家里的重擔自然地落在了小小年紀的周宏霞肩上。
本該和其她女孩子一樣邁入大學門檻的周宏霞,在高中畢業(yè)后,來到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qū)海石灣鎮(zhèn),給種菇老板郭新志打工。每天早上,她很早就起來采摘平菇、杏鮑菇,然后逐一裝箱。干完這些活后,雖然已累得夠嗆,但周宏霞還是不肯去休息,拖著疲憊的身體站在老板一旁,仔細觀察老板平日里是如何照料那些蘑菇,并細心地向他學習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吃苦好學的周宏霞得到了郭老板的賞識,經(jīng)過老板熱心的指導,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周宏霞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掌握了種植平菇、杏鮑菇的專業(yè)技術和實際操作技能。2005年9月,她受海北州農(nóng)科所聘請,到海北州農(nóng)科所做起了雙孢菇、銀耳等菌類的種植技術推廣輔導員。
艱苦創(chuàng)業(yè),弱女子變身小老板
2008年,回到民和縣的周宏霞,開始走上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
創(chuàng)業(yè)初始,在縣政府免費提供的一個溫棚和拱棚里,周宏霞自己買來棉籽殼、玉米芯、麩皮、石灰等制作平菇菌棒的原料,裝進菌袋,制作成菌棒,然后用刀在菌棒上劃出平菇生長的縫隙,放在陰涼的溫棚和拱棚中。等到平菇成熟后,她每天都要在凌晨4點鐘起床,將平菇采摘、裝箱……5點多鐘,她騎著三輪摩托車趕到民和縣城、海石灣等地的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用幾根油條匆匆填飽肚子后便開始出售拉來的蘑菇。吃過午飯后,半刻不停歇的又來到菇棚中,給菌棒噴水、除蟲。周而復始的繁重工作讓她疲憊不堪,但她總是默默地告訴自己要堅持,再咬咬牙,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