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蘑菇被太陽曬得枯黃。
“綠化林里有好多蘑菇,不知道有沒有毒???”近日,市民劉先生反映,在經開區(qū)蓬萊路與紫蓬路交叉口發(fā)現了大片白色蘑菇。安徽農業(yè)大學菌類專家解宜林表示,是毒性較強的鵝膏菌,可能為“春生鵝膏菌”或“鱗柄白鵝膏菌”,不能食用。
景觀帶有大量白色蘑菇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蓬萊路與紫蓬路交叉口,劉先生所說的綠化林是路口旁邊的高壓走廊景觀帶,景觀帶里樹木叢生,還有一處水洼地。記者很快在綠化林中發(fā)現一小片蘑菇,記者看到,蘑菇菇蓋為白色,菇蓋反面泛綠,直徑有十厘米左右。而有部分暴露在陽光下的蘑菇已經被曬得枯黃,“前兩天這塊都是一片一片的。”
隨后,記者沿著景觀帶走了一圈,發(fā)現不少綠化樹下,都不規(guī)則地分布著類似的蘑菇,“一般來說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這個白色,也不知道可有毒呢?”劉先生疑惑地說,“如果有毒,這么大一塊地方,被人采了吃可不得了。”
是有毒鵝膏菌不能食用
昨日下午,記者帶著從綠化林里采來的蘑菇來到安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研究菌類的專家解宜林副教授仔細查看對比過后,給記者做了解答。
“是鵝膏菌,此菌類家族很大,這個應該是‘春生鵝膏菌’或‘鱗柄白鵝膏菌’。”解宜林表示,這種野生菌類毒性較強,如果食用量達到一定程度,“能導致死亡。”
解宜林說,這種蘑菇的生長條件要求比較低,一般陰涼隱蔽的綠化帶,都有可能生長,而且春秋兩季是蘑菇的生長旺盛期。如果市民不小心誤食,要及時就醫(yī),并且采摘一顆完整的蘑菇,帶到醫(yī)院供醫(yī)生鑒定。
而對于這種有毒的野生蘑菇,要想一次性消除比較難,“菌類的孢子很小,蘑菇成熟后,風將孢子吹落在土里,下個季節(jié)還會再長。”解宜林說,最好是設置警示牌,將照片放上面,提醒市民這種菌類有毒,不要誤食。
社區(qū)工作人員將其鏟除
隨后,記者將這一情況反映至景觀帶所在的錦繡社區(qū),一名王姓工作人員表示,還未聽說這個情況,但會馬上安排園林工作人員去現場查看。
昨日下午4點左右,錦繡社區(qū)的工作人員給記者回復稱,園林工作人員已將毒蘑菇全部鏟除。“這兩天就搞警示牌,也希望市民不要隨意采摘野生蘑菇。”(原標題:路邊的野蘑菇千萬別采食 可致人死亡 劉明明、朱慶玲、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