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右)與劉婷在查看雞腿菇的長勢。 你看看,這邊,那邊,整整一片都是被感染了雜菌的茶樹菇,全都要不得了。”7月9日,重慶永川區(qū)五間鎮(zhèn)和平村,在此參加社會實踐的兩名農(nóng)學博士生劉芳、劉婷像主人一樣,帶著記者到廠房參觀。劉芳老遠就用手指著墻角堆積如山的被感染茶樹菇,直說“可惜可惜”。 這間廠房屬于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也是兩名博士生下榻的地點——在此地呆了5天后,她們已漸漸熟悉了這里的工作和生活,像公司員工一樣地;朝九晚五;,并著手對公司面臨的棘手問題進行科技攻關。 洪欣食用菌有限公司是永川食用菌龍頭企業(yè),以生產(chǎn)茶樹菇、雞腿菇和香菇為主,日均產(chǎn)量約20噸,占重慶市場的1/3強,但感染問題,卻一直困擾著公司,想盡了各種辦法仍無法解決。 這里的茶樹菇感染率達到15%,而從技術角度上講,應該控制在3%以下,僅此一項每天的損失就高達幾萬元。”劉芳告訴記者。 兩位女博士生先后查看了接種室、生產(chǎn)大棚和周邊環(huán)境,與技術員一起探討,查找了大量文獻資料,并與各自的導師進行了電話溝通。還是有一些成果的。 主修食品生物技術的劉婷表示,菌包長出的雜菌主要是綠霉菌,這是因為接種室和生產(chǎn)廠房都在公路邊,揚塵得不到有效控制,達不到無菌實驗室的標準,這是菌包易受感染的重要原因,可以考慮在接種室和生產(chǎn)廠房里安裝紫光燈,降低空氣中的細菌和粉塵數(shù)量,并在進入時要求工人換干凈衣服、戴口罩,兩者配合應當會有效果。 而主修食品科學的劉芳則認為,可以通過化學、生物、常壓、高壓4種方法來殺滅細菌?;瘜W滅菌即用藥,常用的化學藥品有滅菌靈、高錳酸鉀、甲隆等,常用量在1%左右;生物滅菌即是用發(fā)酵法殺滅培養(yǎng)料中的雜菌。而常壓和高壓統(tǒng)稱為高溫滅菌,前者100℃,后者125℃,通常說來,高溫滅菌比前面兩種辦法更徹底。 當然,這些可能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我們已對受感染的菌包進行了拍照和取樣,郵寄回學校,在實驗室做進一步的分析,再把更科學、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訴公司,盡力幫助他們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她說。 幾天時間里,兩個女孩子還抽空幫洪欣公司完善了網(wǎng)頁。談到這兩位女博士生,該公司負責人黃洪江贊不絕口:專業(yè)知識扎實,營銷理念也先進!這不,網(wǎng)頁剛做好,就有湖南的種植戶打電話過來要下訂單,所以說有文化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