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廚房地磚上長出蘑菇和小草
山西晚報4月2日訊(記者 馬繼玲 實習生 王國嬌)“我家廚房地磚上長出了蘑菇和小草!”今日,省城居民小陳撥打本報社區(qū)熱線反映。三天前,小陳發(fā)現(xiàn)自家廚房地面上,冒出了蘑菇和獨一根的小綠苗,還越長越大。得知此事后,朋友打趣她,沒菜了就拔下來現(xiàn)炒了吃。
小陳家住長治路與學府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個老小區(qū),記者看到,廚房水槽下方的地磚上,一左一右長著蘑菇和小綠草,旁邊還有一個地漏。蘑菇有5小簇,乳黃色,直徑約20厘米,高約3厘米。小草生長于一處掉了地磚露出水泥面的縫隙中,高約2厘米。“它們都是3天前從這里冒出來的。”小陳說,她和丈夫租住這里近一年,還是頭一次發(fā)現(xiàn)這樣的稀罕事。小陳認為,她家住一樓,在廚房做飯一般不開窗戶,熱氣聚集在廚房里,再加上廚房背陰返潮,蘑菇和小草挨著水槽,此外,它們背后的墻壁是木墻套,為它們生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
她把自家發(fā)生的這件事發(fā)到了微信上,“有毒,別吃”、“現(xiàn)炒了”……朋友紛紛留言關(guān)注。她和丈夫想留著蘑菇和小草,瞧瞧它們究竟能長多大。“不過,它們是如何來到我家的呢?”對這個問題,她表示很好奇。太原市園林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張志梅表示,根據(jù)記者在現(xiàn)場拍攝的照片顯示,這戶居民家長出的蘑菇屬于一種真菌,也就是擔子菌類的子實體,肯定的是它不宜食用。她又舉例說明,平菇、雞腿菇等也屬于擔子菌類的子實體,不同的是,它們的子實體適合食用。此外,隔壁冒出獨一根小綠苗,從它樹葉的紋理上看屬于禾本科,具體是哪種植物,需要長大些后確定。
她解釋說,種子的傳播方式多樣化,風、水、動物、彈力等都能成為媒介。具體到小陳家的蘑菇“種子”——孢子、小草籽,應該是買菜攜帶回家的,更重要的是,它們之所以能夠萌發(fā),是因為室內(nèi)溫度高、濕度大,加之墻套底部的木質(zhì)受潮,地面縫隙里滲有土,條件成熟種子得以萌發(fā)。她說:“應該是和雨后潮濕感相似的濕度。”
她建議,居民把這種擔子菌類的子實體和小綠苗拔除后,清理了有腐爛處的地面后,保持室內(nèi)地面干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