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菇栽培中,要注意幾個關鍵時期的管理。高溫期是指日最高氣溫在28℃以上的這段時期,中原地區(qū)主要指6月、7月、8月。此期大多數(shù)平菇的品種都不能正常生長,病蟲害活動獵簧,平菇生產困難較多。但是平菇價格高,種菇效益較好。
適宜高溫期栽培的平菇優(yōu)良品種較少,從河南省廣大菇農的實踐中得出,亞光1號、PO1、ZP一1、558等品種在適應性、出菇和品質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紅平菇、側五雖然耐高溫,抗逆力強,產量高,但品質較差。
為了避免高溫期內的雜菌污染,配制培養(yǎng)料一定要選擇新鮮、無霉變的優(yōu)質原料,使用前最好在陽光下曝曬1~2天,配料時應加大生石灰用量,使其達到5%~出%,并添加多菌靈或其他殺菌劑,麥麩及其他營養(yǎng)不宜多加
拌料時要控制培養(yǎng)料的含水量,原料最好進行發(fā)酵處理,發(fā)酵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蟲害要及時向料中噴灑適量的殺蟲劑。
接種時要加大菌種用量,平菇生料栽培用種量一般為10%左右,高溫期栽培時用種量要增加到15%~20%,這樣發(fā)菌快、菌絲生長迅速,可減少雜菌侵染機會
溫度高時,播種后的平菇菌袋要單層擺放于培養(yǎng)室的地面上,袋與袋之間留出一定的間隙,防止袋內料溫過高發(fā)生燒菌。同時,注意觀察菌絲生長狀況,及時翻袋,防止料溫超過40℃。有條件時可以用空調或電風扇降溫,培菌期加強通風。
高溫期生產平菇,要選擇通風良好、用水方便、遮陽效果好的場地,半地下菇房、塑料大棚外層要覆蓋較厚的草簾,也可在大棚四周點種絲瓜等植物,用植物莖葉遮擋陽光。
平菇菌絲布滿袋后,要及時移入出菇場地,解開袋口,晴天多噴、勤噴水,雨天少噴或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加強通風。平菇原基形成后,保持菇棚內空氣相對濕度85%左右,每天通風2~3次,防止菇棚內高溫高濕
高溫期平菇生長旺盛,從菌蕾形成到成熟只需3~4天,當菌蓋與菌柄相連處出現(xiàn)白色絨毛狀物時,要及時采收。采收過遲,平菇菌肉組織老化,抵抗力降低,易破碎腐爛。
高溫期是平菇病蟲害發(fā)生盛期,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切實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防治方法參閱病蟲害防治技術部分。
低溫期是指白天最高氣溫低于10℃的一個關鍵栽培時期,即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大約100天。這一時期,太陽照射時間短,黑夜時間長,平菇生長遲緩。但低溫期病蟲害較少,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也是獲得平菇高產高效的有利時期。生產中單純型的低溫型品種較少,而廣溫或中溫型的多數(shù)品種在低溫期表現(xiàn)較好,如推廣1號、新831、園林802、清豐1號、江都792、平雜17、豐抗90等,都可作為此期利用的品種。低溫期出菇或在低溫期栽培,平菇的培養(yǎng)料可以選擇加富型、如秋冬季節(jié)栽培,培養(yǎng)料可添加一定量的麥麩、白糖、餅肥、尿素、玉米面、豆面、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等。
在低溫期栽培時,混拌好的培養(yǎng)料可直接裝袋裁培,也可發(fā)酵7~10天后再裝發(fā)栽培。裝袋多采用分層播種法,用種量10%~15%,裝好的菌袋可擺成6~8層,為了提高料溫,可在菌袋上覆蓋塑料塑膜或草簾。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是低溫期較好的出菇場地,尤其是日光溫室冬季采光好,升溫快,保溫好,有利于平菇的生長。一般的塑料大棚內要設置專門的加溫裝置,如設置專門的加溫火道,用普通煤爐加溫時則一定要將煤煙排出棚外
低溫期菇棚管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增溫保溫。要采取加厚菇棚上部的保溫層、通風窗加蓋、菇房加門等措施,防止菇棚不合理的通風降溫。
當菇棚內溫度低于8℃時,平菇生長遲緩、在4℃以下時,平菇生長受到抑制可以采取人工加溫措施,使菇棚內的溫度保持在10~20℃。低溫期菇棚內的水分散失較少、需水量相應減少、每天噴水1~2次即可保證菇棚內的濕度。
低溫期菇棚內通風和保溫相互矛盾,溫度低平菇不能生長,通風不良又會引起病菇、畸形菇增多,因此只有保溫和通風協(xié)調管理,才能保證平菇正常生長。一般情況下氣溫高時多通風,氣溫低時少通風。
周年生產技術!
要實現(xiàn)平菇周年栽培,保證全年有菇,必須選擇和搭配好不同溫型的品種。春栽品種2~4月栽培,5-9月出菇,應選擇中高溫型品種,如推廣1號、清豐1號、豐抗90等。夏栽品種5-7月栽培,6~9月出菇,要選用耐高溫品種,如PO1、ZP一1、558、紅平菇、側五等;秋栽品種8-11月栽培,10月至第二年5月出菇,可選擇廣溫型的品種,如推廣1號、新831、江都792、清豐1號等;冬栽品種12月至第二年1月栽培,1~4月出菇,要選擇耐低溫型的品種,如831、PK、棕頂81等。
春季栽培時氣溫比較適宜菌絲生長,此期要注意培菌環(huán)境通風,防止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影響菌絲生長。同時保證環(huán)境空氣相對濕度在85%左右,減少陽光直射,防止春末氣溫陡然升高造成高溫高濕環(huán)境。
夏季栽培時,培養(yǎng)料要添加多菌靈、敵敵畏等防病蟲的藥劑,減少用水量,同時應注意通風降溫、防止料內高溫而燒菌。
要減少光照、勿使陽光直射、防止高溫高濕、可采取少量多次的噴水原則,保證平菇生長對水分的需求。
秋季裁培要搞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溫度控制在10-25℃,空氣相對濕度保特在85%左右。
冬季栽培以增溫保溫為主要任務。秋冬季栽培時培養(yǎng)料中可以適當添加尿素和麥麩類的營養(yǎng)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