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駐研2號是市農科院選育的新品種。該品種出菇早、出菇整齊、產量高,適宜春季、秋季和冬季栽培。經過2016年~2018年多點區(qū)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該品種具有出菇期長、適應性廣等優(yōu)點,屬于中高溫品種。2018年已通過河南省食用菌品種認定委員會審定,現(xiàn)將平菇駐研2號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一、平菇駐研2號主要特性
2017年,平菇駐研2號在河南省6個區(qū)試點栽培,比對照菌株產量高4.4%以上,最高比對照菌株產量高18%。該品種的16種氨基酸總含量22.04g/100g、蛋白質含量28.2g/100g。2018年5月經河南省食用菌品種認定委員會審議并通過新品種鑒定。
平菇駐研2號品種菌絲潔白、濃密,生長溫度4℃~35℃,適宜溫度20℃~28℃;出菇溫度8℃~30℃,適宜溫度15℃~25℃,子實體疊生,菌蓋色澤受溫度影響,低溫下呈深灰色,高溫下呈淺灰色,柄短,成熟時菌蓋直徑5cm~12cm、厚1.5cm左右,菌柄直徑1cm~1.3cm。適宜用棉籽殼、玉米芯等熟料和發(fā)酵料栽培,生產周期45天至50天。在光照150lx~200lx、環(huán)境相對濕度85%~90%、二氧化碳濃度在0.06%以下的出菇條件下,第一潮菇生物學效率可達50%。
二、栽培技術要點
1.季節(jié)安排。根據(jù)各地氣候條件合理安排栽培季節(jié)。平菇駐研2號屬于廣溫型品種,適合在春季、秋季、冬季栽培,中原地區(qū)春季栽培時2月~3月制袋,4月~6月出菇;秋季栽培時8月制袋,9月至次年2月出菇;冬季栽培時,10月制袋,11月至次年4月出菇。
2.培養(yǎng)料配方。對不同的栽培模式采用不同的培養(yǎng)料配方。平菇駐研2號菌株栽培適宜用以棉籽殼、玉米芯等為主料的培養(yǎng)料。配方一:玉米芯79%、麩皮15%、豆粕3%、石膏1%、石灰2%、含水量65%。配方二:玉米芯62%、棉籽殼20%、麥麩10%、磷酸二銨1%、鈣鎂磷肥4%、石膏1%、石灰2%、含水量65%。發(fā)酵料栽培一般采用26cm×53cm×0.0015cm聚乙烯袋。熟料栽培一般采用22cm×45cm×0.0035cm聚乙烯袋。輕簡化栽培可采用兩端打孔接種,28天~30天長滿,長滿后在溫度為15℃~25℃時培養(yǎng)5天現(xiàn)蕾出菇,生物學效率可達100%。
3.發(fā)菌管理。將接好種的菌袋在培養(yǎng)室成批平放擺好,一般以3層~5層高(早秋1層~2層)為宜,每行之間距離50cm~60cm。在碼好的菌袋中間放一個溫度計檢測溫度。發(fā)菌室保持避光通風,環(huán)境溫度保持在20℃~2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小于70%, 培養(yǎng)7天以后菌絲生長速度加快,會產生大量生物熱,此時密切監(jiān)測菌袋溫度,當袋溫達30℃時,要設法降溫并翻堆倒袋,促進發(fā)菌均勻一致;熟料栽培,菌絲可耐受較高溫度,最適發(fā)菌溫度仍以25℃為宜,發(fā)菌后期要避免溫差過大,以免菌絲未長滿菌袋就開始出菇。
4.出菇管理。在溫度合適、通風良好的條件下,經過25天~30天菌絲即可長滿袋。菌絲長滿袋后,觸摸菌袋時感到硬挺結實有彈性,菌袋表面聚集有黃色小水珠時表明已經生理成熟,可搬進出菇室催菇。將菌袋碼4個~6個高,行距不少于60cm,及時給予增濕和開口通風,菌袋可快速現(xiàn)蕾。2017年在河南省平菇新品種區(qū)域試驗中,平菇駐研2號比對照出菇早3天~10天,現(xiàn)蕾多、易出菇。出兩潮菇以后,適量補水可提高產量,出菇期間光照控制在200lx以下,可以使子實體色澤亮麗。
5.采收。平菇駐研2號菇型整齊、美觀,適宜鮮銷,其菌褶較密,宜在子實體六七成熟時采收,即菌蓋直徑在5cm~6cm時采收,采收前霧噴水2min~3min,以確保在運輸過程中邊緣不易裂口。
6.病蟲害防控。病蟲害防控以預防為主。在接種前要將棚室及周圍場地清理干凈,并徹底進行消毒、殺蟲處理,進入發(fā)菌期每7天~10天對發(fā)菌場所及周圍場地進行殺蟲、消毒一次并清除雜草、垃圾,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出菇期停止用藥,可在轉潮期間施藥殺蟲消毒。對采菇帶線的培養(yǎng)基、削下的菇根、污染的菌袋等要及時進行清理,整個出菇生育期要保持場地清潔衛(wèi)生,適當減少噴水量。
?。ㄎ恒y初 班新河 史紅鴿 作者分別系國家食用菌產業(yè)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站長、市農科院副研究員、市農科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