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杏鮑菇是近幾年新開發(fā)的珍稀菇類,剛一上市就受到歡迎。有機杏鮑菇栽培方式主要有瓶(箱)栽、袋栽、覆土栽培三種,較為適用的是袋栽和覆土栽培?,F(xiàn)將袋料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當杏飽菇菌絲長滿全袋后,即可采取適應溫濕度保其出菇,栽培房溫度保持12~18℃,濕度保持90~95%,可向空間及地面噴些水,一般經(jīng)10~15天就可以出現(xiàn)菇蕾。在這之間應掌握在原基形成到出現(xiàn)小菇蕾時開袋較好,現(xiàn)菇蕾快慢與溫度有很大關系,氣溫在12~16℃出菇較快,而開袋時間過早會影響出菇量和質量,選擇在菌絲未扭結時為宜,為延長予實體保鮮期,采收前2#3天,濕度控制在80~85%左右更好,在管理過程要注意不能把水噴到菇體上,特別在氣溫高時,會導致菇體發(fā)黃,出現(xiàn)污染細菌。如果子實體較大開袋會出現(xiàn)畸形,嚴重的會出現(xiàn)萎縮、腐爛,因此栽培杏鮑菇要掌握到原基形成有小菇蕾時開袋較好。
溫度控制:菇房溫度直接影響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溫度低于8℃時,原基難以形成,當溫度升到12℃時,原有生長子實體迅速生長,品質下降,而小菇蕾停止生長,開始萎縮,原基停止分化;溫度持續(xù)21℃以上時,原有子實體會變軟,萎縮腐爛,培養(yǎng)基表面組亦會萎縮腐爛。在整個栽培管理中,菇房最佳溫度控制在12~18℃。
濕度控制:菇房濕度應保持在85~95%,濕度太低,子實體會萎縮并停止生長,而原基干裂不分化;澆水時要注意不能直接噴在子實體上,否則子實體變黃,影響品質,嚴重時會造成腐爛。
空氣調(diào)節(jié):子實體發(fā)育階段需要新鮮空氣,菇房要經(jīng)常通風,通風不良子實體難以正常發(fā)育,出現(xiàn)小子實體萎縮停止生長,而有的子實體成萎縮狀,然后在已萎縮的子實體上再分化出畸形小菇成樹枝狀,不能發(fā)育成正常子實體。若再碰上高溫高濕,就會造成子實體腐爛。因此,菇房必須保持良好通風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