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栽、春栽宜早不宜遲,一般冬栽有機菇最佳制袋接種期為11月至翌年2月底。春栽最佳制袋接種期從1月上旬至3月下旬,不可過遲,過遲氣溫高,易受雜菌污染,菌袋發(fā)菌成功率低,而且有礙菌袋轉色和菌絲生理成熟,增加越夏困難。下面就介紹一下沼渣種有機菇技術措施:
沼氣發(fā)酵通常以人畜糞便為主,目前隨著養(yǎng)殖業(yè)集約化水平的提高,農村散養(yǎng)戶相對減少,沼氣發(fā)展由于缺乏發(fā)酵原料而陷入了困境,不少以前建成的沼氣池因此而停用。用農作物秸稈生產沼氣的新技術,可使因缺乏發(fā)酵原料而停用的沼氣池重新煥發(fā)生機。農作物秸稈作沼氣發(fā)酵原料主要分為全秸稈沼氣發(fā)酵、秸稈與人畜糞便混合沼氣發(fā)酵兩種。不同的發(fā)酵原料,其預處理、添加菌種等入池前的操作方法也不盡相同。
一、有機菇粉碎:將稻草切短或粉碎到6厘米以下的段,每立方米沼氣池需稻草45-50公斤。
二、有機菇潤濕:將經鍘短的稻草和水按1:1的比例潤濕,操作時邊加水邊翻料,潤濕要求均勻。潤濕時間為15-24小時。
三、有機菇拌料:稻草、菌劑、碳氨按40:0.1:0.5的比例,將菌劑和碳氨混溶于水中后,邊翻邊潑在已潤濕好的稻草上,將它們混合均勻。使稻草含水率在65-70%。
四、有機菇堆垛:將攪拌好的稻草按1.2-1.5米寬,0.6-1.5米高的標準堆成垛。在垛四周及頸部間隔 30-50厘米處扎孔若干,嚴禁拍打壓實,用薄膜將垛四周及頸部蓋上,底部留10厘米縫隙通氣,進行堆漚。夏季3-4天,冬季4-6天,漚到稻草上有一層白色菌絲時即可。
五、有機菇入池:將堆漚好的稻草趁熱從天窗口直接倒入池內,同時將碳氨、接種物均勻加入沼氣池中,并加水至零壓水位處,最后在原料中打孔若干,以利甲烷產出。接種物一般為沼氣池容積的10-30%,稻草和碳氨的比例為40:1。
六、有機菇封池:排放2天廢氣后即可封池試火。
七、有機菇換料:半年后,隨著稻草的分解,此時需大換原料。出料時打開天窗蓋,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用抓爪或四齒耙直接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