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食用菌蟲害、有害動物及其防治技術。
(一)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1、菇蚊
主要為害平菇、草菇。
?。?)特征及習性
菇蚊為雙翅目害蟲,其成蟲是一種黑色的小蚊,大小差異很大,從1-6毫米不同。成蟲常棲息在雜菌或腐爛的物質上,飛進菇房,在菇房或培養(yǎng)料上產卵。卵孵化成幼蟲,幼蟲很小似蛆,也叫菌蛆。幼齡蛆體白色,后逐漸變成黃色到桔紅色,長2-3毫米,菌蛆在培養(yǎng)料中吃菌絲,嚴重影響菌絲的生長,老熟幼蟲群集為害菌蓋和菌柄,使子實體嚴重受害,往往萎縮死亡或腐爛。幼蟲在培養(yǎng)料表面或墻角縫隙中吐絲結繭化蛹。
(2)防治方法
?、僭耘嗲?,培養(yǎng)料應通過發(fā)酵高溫殺死蟲卵,減少蟲源。
?、诠椒繎O置紗窗紗門,防止成蟲飛入產卵。
?、酃轿糜紫x的個體較大,有群居活動的習性;有吐絲拉網的習性;有結繭化蛹的特點,這些都為人工捕捉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及時捕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芄轿贸上x有趨光的特性,在成蟲發(fā)生時,可用黑光燈誘殺。
⑤栽培前,菇房內噴0.1%敵敵畏液,采收一次后,可噴500-600倍的敵敵畏液;或20%除蟲菊酯乳油1000倍液,以消滅害蟲。也可用磷化鋁熏蒸,方法是:密閉門窗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鋁10克計算,薰蒸24-48小時。薰蒸后要通風48小時,工作人員方能進入。
2、菇蠅
主要為害雙孢菇、平菇等食用菌。
?。?)特征及習性
菇蠅成蟲是一種黃褐色的小蠅,比菇蚊健壯,善爬行,常在培養(yǎng)料表面迅速爬動。蟲卵產在培養(yǎng)料菌絲體上。幼蟲為白色小蛆,頭部稍尖,尾部稍鈍,體形較大,體長1厘米左右,爬行較快,主要咬食菌絲和子實體,造成減產和喪失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與菇蚊相同,還可用藥劑拌料,如每1000公斤培養(yǎng)料中加入20%二嗪農乳劑60毫升;或用除蟲菊酯類農藥拌料,以消滅幼蟲。
3、菇蚋
菇蚋又稱癭蚊、小紅蛆、菇蠅等。主要為害雙孢菇、平菇等。
?。?)特征及習性
菇蚋成蟲是一種微小的蠅子,體長約1.1毫米,頭胸部黑色,腹部和足桔紅色,卵長約0.25毫米,初產時呈乳白色,漸變成淡紅色,初孵幼蟲為白色紡錘形小蛆,老熟幼蟲呈米黃色或桔紅色,體長約2.9毫米。菇蚋的幼蟲可以進行胎生繁殖(無性繁殖),因此,繁殖速度很快,幼蟲在培養(yǎng)料和覆土間繁殖為害,使菌絲衰退,菇蕾枯死,亦可鉆入子實體蛀食,可引起其它病害,或影響品質。
(2)防治方法
?、俸Y選抗蟲性強的菌株進行生產栽培。
?、谂囵B(yǎng)料進行兩次發(fā)酵,徹底消滅幼蟲。
③在培養(yǎng)料中拌入二嗪農等殺蟲藥劑,方法同菇蠅防治。
?、芨愫脠龅丨h(huán)境和工具的消毒,減少蟲源。
?、莅l(fā)生蟲害時,可停止噴水,使床面干燥,使幼蟲停止繁殖,直至干死幼蟲,已感染的菇房應采取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