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只有精品一级试看30秒|色欲无码蜜臀久久AV|国产一级婬片片A片A毛片A级|国产午夜精品福利一区久久久|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yè)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蕈菌文化 » 正文

    香菇鼻祖——吳三公


    【發(fā)布日期】:2010-12-09  【來源】:中國慶元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人工栽培香菇的國家,大量的史料證明,發(fā)明這一生產技術的是居住在現浙江省慶元省百山祖鄉(xiāng)龍巖村一位名叫吳三的農民。
      據《槎東云川吳氏宗譜》記載,吳三約生于南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兄弟六人,均按數字序列為名,三公排行第三,就以三為名,后人尊稱他為吳三公,他世居深山,發(fā)現一種菌蕈味鮮而無毒,常采以食之,且有強身之功。后來他又從被砍倒的樹木上發(fā)現同樣的菌蕈,多是從斧頭砍過的坎中長出,坎多處蕈多如鱗,坎少處蕈就稀少,這使他懂得山上的闊葉樹木砍倒之后,經過人工“砍坎”(俗稱“砍花”)是可種出香菇來的。吳三在獲得了對一自然生態(tài)現象的初步了解后,認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升華,最后終于總結出一套從如何選擇場地到如何選用菇木,如何砍坎種菇和如何驚蕈催菇的人工栽培香菇的生產技術,成了歷史上香菇生產的發(fā)明家。他的這一重大發(fā)明,打開了食用真菌的寶庫,給山區(qū)人民開辟出一條生活出路,為人類的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吳三公歿后,鄉(xiāng)人感念他的功德,奉之為菇神,于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在現五大堡鄉(xiāng)的蓋竹村建立一座“靈顯廟”祀奉吳三公。到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年),現松源鎮(zhèn)的周墩村建村以后,也建立了一座“顯靈廟”來祀奉吳三公。至明洪武以后,零零落落散居在五大堡鄉(xiāng)西洋一帶的棚戶(當時西洋還不成村落),也在西洋建造一座“吳判府廟”供奉吳三公父子。后來后廣村有部分居民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遷至西洋與散居的棚戶建成西洋村后,就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41年)重建吳判府廟。
      清光緒元年(公元1876年),菇業(yè)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菇民到菇神廟進香也日益興盛,而舊有的菇神廟都簡陋狹小,僅彈丸之地,且因年代久遠也很破落,于是由龍(泉)、慶(元)、景(寧)三縣菇民又集巨資,選能工巧匠,在西洋村“吳判府廟”舊址下面重新建造一座規(guī)模宏偉的吳三公廟,這就是至今尚存的名叫“松源殿”(又名西洋殿)的菇神廟。“松源殿”占地面積952.35平方米,內分正殿、中亭、戲臺三節(jié),縱深38.5米正殿雕梁塑薨,飛檐翹角,建筑奇巧,氣象莊嚴。神龕內塑有十二尊神像,中立者為吳三公,兩旁依次分列吳三公兄弟及吳三公的兒子和侄兒。亭內浮雕栩栩如生,壁畫楚楚動人,柱上對聯書法蒼勁,大門石刻龍騰鳳舞,十分雄偉、壯觀,真不失為古代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它們雖然經歷年歲的損蝕,但依然閃耀著當年精湛技藝的光輝。在解放前,每年農歷七月十六日起,是松源殿的香期,各地菇客男女紛紛前來進香,香火甚盛,還要舉行演戲、放煙火等活動,足見人民群眾對古代科學家的誠心敬仰。菇民上菇山以后,還在菇寮里設立吳三公靈位奉祀。1989年1月12日,慶元縣香菇生產供銷公司并以“吳三公”牌作為慶元香菇的注冊商標,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批準公布,從此吳三公就作為慶元香菇的象征,漂洋過海,遠銷世界。
      吳三公發(fā)明人工栽培香菇的光輝業(yè)績,不但為慶元人民所歌頌,同時也為世界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所公認。1989年10月2日,國際八屆應用生物會議中國成員張壽橙(高級工程師)稱吳三公是“全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創(chuàng)始人”;國際熱帶地區(qū)菇類學會主席張樹庭教授1989年3月赴慶元考察時,參拜了奉祀吳三公的西洋殿,親筆書寫“香菇之源”的題詞;“海峽兩岸菇業(yè)聯誼會”臺灣總干事賴敏男博士,提議將吳三公作為中華民族香菇之神來供奉。日本國還有不少香菇界著名人士慕名前來西洋殿朝拜吳三公的。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