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室外陽畦栽培技術—栽培管理
(1)秋季管理:播種后要加強管理,經常注意觀察畦內溫濕度及菌絲生長情況。秋季栽培,由于氣溫較高,播種后料溫很快升高,2天內菌種塊即全面萌發(fā),并開始吃料,4-5天后菌絲開始伸入培養(yǎng)料,10-15天,部分菌絲已延伸到培養(yǎng)料底部。此時如溫度高出25℃應覆蓋草簾,防止料溫急劇上升,如發(fā)現(xiàn)表面水珠過多,則應揭膜降溫,通風透氣。一般20-25天左右,菌絲基本吃透養(yǎng)料,形成整體,此時應加強揭膜通風,使菌絲倒伏扭結。30天后可把塑料薄膜架高,置于畦面弓形竹架上?,F(xiàn)蕾后的溫、濕、通風等管理參照室內床架栽培法。
(2)春季管理:春季播種因溫度低,管理上與秋播有所不同。播種后,白天不蓋草簾,利用陽光通過薄膜增溫到20℃左右,晚上覆蓋草簾保暖防寒。一般情況下5天內不出現(xiàn)雜菌,可不必掀動薄膜。以后隨著氣溫逐步升高,菌絲不斷延伸。播后35天左右,菌絲發(fā)到料底時,應架高塑料薄膜,每天夜間揭開兩頭換氣,使料面接受新鮮空氣,并造成溫差刺激。出菇后管理要勤,一要防止高溫襲擊,二要在天氣干燥的情況下,保持畦內空氣的流通。原基形成后,要及時噴水,做到勤噴、輕噴。不僅要使床面保持濕潤,而且要使畦邊及四周走道的地面保持濕潤。每天早上9時,中午12時、下午4時,3次噴水,不噴懶水和大水。天冷時在上午10時以后至下午2時半噴水為好。冬季生長階地,床溫以18℃為宜,最低不低于10℃,最高不高于23℃,空氣相對濕度為85%,這時要求勤檢查,勤噴水,噴水次數(shù)不定,根據濕度情況,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