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是一種名貴的食藥用菌,它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礦質元素,原本是一種野生菌,目前人工栽培難度大,產量也不穩(wěn)定。在這些因素影響下,當前羊肚菌的需求量比較大,市場行情較好,一般每斤能賣幾百上千不等。很多農戶在栽培羊肚菌的時候,都不重視出菇后的管理,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也是非常關鍵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要點。
1、溫度
羊肚菌在正常的溫度下,一般一個月左右即可出菇,也就是說羊肚菌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適合羊肚菌子實體生長的最佳溫度是十二到十八度左右,當溫度過高或溫度過低,都會影響到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和發(fā)育,從而影響到羊肚菌的出菇率。還有就是晝夜溫差不能夠太大,一般最好相差十度左右是最好的,如果溫差大于十五度,羊肚菌的出菇情況也是非常不好的。
2、光照
羊肚菌的生長是需要有充足的光照的,只有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證羊肚菌的質量。羊肚菌在發(fā)菌期可以在無光的條件下進行,但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就必須要有光照。但是對光照也是要進行調節(jié)的,不能一直都保持直射光,否則也會影響正常的出菇。在上午的時候,我們一般是保持直射光,但在下午一點之后,我們就只能依靠散射光進行照射,等到下午四點左右的時候就需要進行遮陰。
3、濕度
為了促進羊肚菌出菇,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會經常進行澆水,但每次的澆水量不宜多,最好是采用噴霧式澆水法。當然如果是為了刺激出菇的話,我們則需要適當的多澆水,采用浸水法來進行澆水。出菇房中的濕度提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并加強濕度的保持,這樣能加快羊肚菌的出菇速度。
4、通風
在羊肚菌的出菇期間,我們還需要加強通風管理,保持出菇房中的空氣流通。出菇房的通風時長主要和天氣變化和氣溫變化有關。像天氣比較干燥、溫度較高、天氣較好的情況下,那么出菇房的通風時間就可以適當的延長。但如果是低溫天氣,或者是多雨天氣,那么通風時長最好控制在兩個小時左右。最后就是如果出菇房的濕度過大,我們也要及時的進行通風,降低濕度,促進出菇。
5、追肥
在羊肚菌的出菇期間,我們還需要注意追肥。但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追肥的,因為菇床上養(yǎng)料的養(yǎng)分基本上都是很充足的,可以維持羊肚菌正常的出菇需求。但如果是為了促進羊肚菌的出菇速度,提高羊肚菌的產量和質量,那么我們可以在菇床撒上一層草木灰然后進行噴水即可。或者是使用適量的鉀肥進行噴灑,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以上就是羊肚菌出菇后的管理要點,羊肚菌對溫度的需求非常高,栽培羊肚菌的農戶們,為了讓羊肚菌獲得更高的產量及質量,掌握好以上要點,在羊肚菌出菇后農戶們也要重視管理。